納米防水涂層
iPhone 7正在醞釀,防水話題成為了風口浪尖,針對“防水”技術,最近很多“移動音頻設備”也緊跟這項潮流和技術。不過在耳機領域,防水本就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,很多早期入耳式耳機針對運動防汗水功能就已經針對防水有所應用,而再往后期,諸如SONY NWD產品等,更是針對游泳運動而設計,簡直讓人感到相當神奇,游泳健將從此不再擔心做運動時沒有音樂陪伴了,不過話說回來,很多移動電子設備設計防水功能,很多都被用戶吐糟告終,且價格可能比這些防水式耳機更高成本和昂貴。
產品在設計之前,一般擺在設計者面前的首要問題是:它存在的意義是什么?是否有必要創制?正如上文所說,喜歡邊做運動邊聽音樂的朋友應該不少?防汗水、雨水等都是應該避免,也是必要地避免,對于這種日常防水功能,耳機防水實屬必要。隨后就是水上運動,除了游泳這種對防水極度高要求外,沖浪、快艇等刺激的項目更需要澎湃的音樂作助興,至少強大的耳機領域也該把這些運動項目給彌補產品缺口。因此,防水耳機的存在實屬有所必要。
防水耳機及其原理
正如iPhone 7劇透將要減少孔狀接口一樣,目的就是實現更好的機身一體性和防水性,畢竟減少相應的接口可以大大提高進水的可能性。而對于耳機產品,完全一體式無接口顯然不太可能,畢竟再密封的耳機也涉及到充電接口或單元出口等問題。因此,如果做到更好的最好的防水設計,同時兼顧最優的外觀整體性,顯然這才能獲得最成功的產品。
防水耳機一般主打入耳式設計,小巧體積在防水功能上更具優勢。目前耳機防水一般有兩種規劃和方式,一是結構性的防水,就是通過產品的外殼和結構設計,實現最為嚴密和封閉的防水防蒸汽等效果,通常這種方式防水等級都較高,達到IPX7的等級。而第二種則為納米防水,也就是涂膜防水,通過在外殼上增加相應涂料,以獲得最纖薄的防水涂層,但往往這種方式防水等級都不算很高,尤其在使用時間較長的產品上。第一種方式由于要考慮結構性等問題,一般產品的外觀都較為臃腫,局限性較大,而后者在產品設計上更為隨意。
但話題始終要回歸到接口的問題上,耳機外殼倒不成什么問題,那么接口是如何做到防水功能呢?在前幾年SONY發布的Z1手機就高調號稱防水,接口部分早已實現防水式設計,機身每一個縫隙也進行高度密封。對于接口中充電的觸片,同樣進行高度的密封,盡管金屬觸片是外露,但導通的同一根導體內外觸片間是通過封裝式的設計,實現只導通不透氣,從而實現與日常充電一致的功能。但對于這種技術,用戶還是需要注意
經典產品:
SONYNWD-W273游泳運動防水耳機,其是NWD-W263換代產品,該耳機采用IPX8防水規格,可在水下兩米持續使用30分鐘,耳機采用了水流阻力減緩設計,頭戴式設計不易脫落;森海塞爾PMX680,PMX680是森海塞爾與adidas合作推出的運動款耳機,采用后掛式設計材料可防水防汗,是跑步運動佩戴的不錯選擇;Pioneer SE-CL331入耳式耳機,防水等級達到IPX5/IPX7級別,可以有效防止汗水和濕氣的侵入,并能在使用后水洗清潔;鐵三角ATH-CKP200,該款耳機具備IPX5防水等級,通過水龍頭直接沖洗也能安然無恙;松下RP-HS200具備一定的防水能力,可達到JIS防滴II型標準的要求。雖然整體上看上去還是有些廉價的感覺,但是同樣也是一款入門級運動耳機的好選擇。